十一选五中奖规则视频

暴增超500亿!东鹏饮料,成功“突围”

东鹏饮料,业绩爆了。

1 月 21 日,东鹏饮料披露了 2024 年的业绩预告,预告显示,公司预计实现营收 157.2 亿元至 161 亿元,同比增长 40% 到 43%;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1.5 亿元至 34.5 亿元,同比增加 54% 到 69%,2024 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。

交出这份成绩单,并不容易。

根据 2024 年三季报显示,截至去年三季度末,东鹏饮料累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 125.6 亿元和 27.07 亿元。若按照业绩预告中的最低值,营收 157.2 亿元、净利润 31.5 亿元来计算,东鹏饮料四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和净利润为 32.6 亿和 4.43 亿。

由此可见,虽然四季度业绩略逊于二三季度,但在当下的背景下,这份财报堪称优秀。

财报披露后,其股价表现比较平淡。

当然,这并不代表市场不看好东鹏饮料。根据统计显示,2024 年,东鹏饮料全年涨幅超过了 80%,市值暴涨超过了 500 亿,股价创出了历史新高,总市值一度突破 1300 亿元。截至最新收盘,东鹏饮料市值为 1253.9 亿元。

从"模仿"起家到家喻户晓,东鹏饮料一路走来,获得了市场的认可,在实现业绩和股价的"双丰收"后,东鹏饮料未来的空间还有多大?

全国化打开增长空间

靠模仿红牛起家,凭借价格和包装上的差异快速做大,逐步蚕食掉红牛的市场份额后最终逆袭红牛,一举成为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的老大。

东鹏饮料的发家史堪称"奇迹"。

据尼尔森 IQ 数据显示,2023 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中销量排名第一,市场占比达 43.02%。

拉长周期来看,东鹏饮料的"爆发"主要集中在过去三四年间。

除了上面提到的 2024 年营收、净利润"双位数增长"之外,2021 年至 2023 年东鹏饮料的业绩同样表现不俗,这三年期间分别实现营收 69.78 亿、85.05 亿和 112.6 亿,营收增速分别为 40.72%、21.89% 和 41.6%;分别实现净利润 11.93 亿、14.41 亿和 20.4 亿,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46.9%、20.75% 和 41.6%。

为什么过去几年东鹏饮料能有这么好的表现?

这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是"全国化"。东鹏饮料早期从广东东莞起家,主要瞄准的用户群体是蓝领阶层,这跟东莞遍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背景高度吻合。据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,2000 年东莞市从事工业的外来劳动力有 204 万人,到了 2009 年,从事工业的外来劳动力已经达到 336 万人。

凭借着东莞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,东鹏饮料很快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
根据资料显示,2009 年东鹏饮料的核心大单品"东鹏特饮"在东莞一经推出就卖出 2 万多箱,2012 年更是首次达到营收破亿的目标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广东地区都占东鹏饮料营收的"半边天",从财报来看,2018 年至 2020 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地区的营收为 18.46 亿、25.2 亿和 27.51 亿,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60.77%、59.87% 和 55.48%。

过去,东鹏饮料在业绩增长的同时,也时常被诟病营收过于集中在广东地区。但 2021 年之后,这种情况开始有了变化:虽然东鹏饮料广东地区的营收仍在增长,但广东地区的营收占比却开始明显下降。具体数据方面,2021 年至 2023 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地区的营收为 31.99 亿、33.54 亿和 37.61 亿,占营收的比例为 45.85%、39.43% 和 33.39%。

在广东地区营收占比下降的同时,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增长迅猛。

财报显示,2020 年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实现营收 4.992 亿和 2.313 亿,占营收的比例为 10.07% 和 4.3%;到 2023 年,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实现营收 15.16 亿和 10.1 亿,占营收的比例为 13.46% 和 12.6%。

从目前来看,全国化的成功为东鹏饮料打开了增长空间,而目前东鹏饮料的全国化进程还在继续中,换而言之,短期内东鹏饮料的增长还未触顶。

多元化是下一个关键

全国化的成功,为东鹏饮料打开了业绩增长的空间。

但是,功能饮料的市场容量始终还是有限的,这或许将会成为东鹏饮料加速发展的"桎梏"。

以东鹏饮料此前瞄准的蓝领人群为例,随着第二、第三产业增速放缓,蓝领就业人员总数从 2022 年开始持续下降。2022 年蓝领就业人口规模首次下降,全国就业人员 7.3 亿余人中,第二产业由约 2.17 亿人降至约 2.11 亿人,第三产业由约 3.59 亿人降至约 3.46 亿人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推动产品多元化转型成了东鹏饮料未来增长的关键,毕竟不同的产品面对不同的人群,有一款新品成功就能成功"破圈"。而东鹏饮料其实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,在加速全国化的同时,东鹏饮料很早就开始了产品多元化转型的布局。

据媒体报道,在功能性饮料大获成功后,东鹏饮料又将触角伸向了其他产品,高调提出了‘ 1+6 ’战略:其中的" 1 "很好理解,就是指"东鹏特饮"," 6 "则是指东鹏饮料第二增长曲线中的核心品类:"东鹏补水啦"(电解质水产品)、"东鹏大咖"(拿铁咖啡)、"鹏友上茶"(无糖茶饮料)、" VIVI "(鸡尾酒饮料)、"海岛椰"(椰汁饮料)、"多喝多润"(茶 / 植物饮料)。

目前,6 大单品中的"东鹏补水啦"已经成为爆品。

据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,2024 年前三季度"东鹏补水啦"的销售收入为 12.11 亿元,占比由 3.58% 提升至 9.66%,同比增长近 300%,在三季度这个传统饮料旺季,"东鹏补水啦"销售收入就达到 7.35 亿元。

不过,对于东鹏饮料来说,仅有一款爆品还不够。据财报显示,截至去年上半年,东鹏特饮的营收为 68.55 亿,占营收的比例为 87.06%,其他饮料的营收为 10.07 亿,占营收的比例为 12.79%。诚然,随着"东鹏补水啦"在 2024 下半年营收的提升,东鹏饮料其他饮料的营收占比应该还会有所提升,但目前东鹏特饮还是东鹏饮料最核心的营收单品,这样的营收占比还有很大优化的空间。

作为一家靠"山寨"起家,还凭着"山寨"将市值做到 1250 亿的饮料巨头,东鹏饮料一路走来充满着奇迹。未来如果其能在多元化进程中顺利推进,那么东鹏特饮一定会再上新台阶。



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